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在促进经济发展、推进城乡建设、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定西市从事与建筑业相关的市场主体有6000多家,纳入统计库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仅294家,其中一级资质企业仅有7家,全市至今没有综合承包资质企业,业务范围大都局限于房建、市政等传统领域。企业管理水平不高、技术落后,优质品牌少,核心竞争力不强,导致一些投资额度大、技术复杂的项目无法参与竞标实施。受宏观因素的影响,建筑业原材料、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,建筑业经营成本增加,同时建筑市场垫资、压价、工程款拖欠等现象突出,资金链普遍紧张,又无法得到银行保函或贷款支持,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来获得融资,靠民企自身资金运转十分困难。
据此,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:
一是培育优质企业,提升企业竞争能力。鼓励建筑企业通过联合、兼并、重组等形式进行混改,支持企业资质升级增项,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总承包、专业承包龙头企业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,鼓励外地高资质优质企业落户本市,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。支持本地企业大力拓展外埠市场,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、项目咨询、风险提示和法律援助等服务,提升定西建筑市场份额。
二是打造特色品牌,创建精品优质工程。鼓励企业争先创优,主创“鲁班奖”“市政金杯奖”“国家优质工程”“国家建筑奖”“优秀勘察”“优秀设计”等国家行业最高奖及省“飞天奖”的,给予一定奖励。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,多途径宣传品牌形象,积极参与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工程建设积累社会信誉和口碑,打造标准化项目现场展示企业良好形象,做响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企业品牌。
三是加大监管力度,营造良好市场环境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适宜行业监管的信息一体化平台,加强与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衔接,实现市场监管、现场监督、行政审批、诚信管理有机融合。将诚信建设与招投标、资质审批、市场稽查、评优评奖相结合,营造诚实守信的建筑市场环境。研究出台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,加快推进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落地,支持建筑企业用保函替代保证金,减少企业资金占用,健全建筑业司法保障服务机制,优化建筑业问题化解协调机制,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。
(作者单位: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