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树根,在普通人的眼里再平常不过了,而在岷县根雕艺人任永清的眼里,却是一件件宝贝,他用自己的一双巧手,将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树根,雕刻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,自然古朴又不失现代气息,让人惊叹不已。
今年71岁的任永清是岷县马坞镇大沟门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,在30多年的根雕艺术生涯中,他以树根为纸,以刻刀为笔墨,化腐朽为神奇,简单朴素的生活因根雕而显得多彩多姿,人生因为一份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和执着而充满了无限的诗意。
他家住在大沟门村平展宽阔的水泥路边上,一座普通的民居小院在树荫掩映下别有洞天。推开院门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木材香味,一件件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、正在加工处理的树根、采集收购的原材料,堆满了小小的庭院。这个是“犀牛望月”,这个是“孔雀开屏”……任永清兴致勃勃、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自己的根雕艺术品。
岷县马坞镇山大沟深,山中老树桩、树根,千奇百怪,苍老古朴,形态多姿,新颖别致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按自然原型稍加修雕,或小鸟,或雄鹰、或凤凰等凌空展翅高飞、逼真生动。树根不但缩影为山石、楼台,反映了独特的大自然美景,而且还可以作为花卉盆景的底座,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。任永清经常出入山林绿水间,随处可见的千奇百怪的树根是他眼里的“宝贝”,这些枯死的树根经历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,造型独特,他通过构思立意、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,创作出婀娜多姿的嫦娥、惟妙惟肖的弥勒佛、线条流畅的松树……
一块盘根错节的树根、一截斑驳畸形的枯木拿到手,任永清会反复端详,根据木头的形状、颜色和纹理走势等来构思,对枝、须、洞、节、疤、纹理、色泽的搭配,既要洞察入微,又要有整体观念,遇到特殊形状的木头,还可以大胆创新。就这样,一个外人看起来不起眼的烂树根子,经过他的巧手雕琢,重新焕发活力,蜕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,自然古朴又不失现代气息,让人惊叹不已。
任永清说:“寻根的人不会忘根,工匠精神就是坚守。根雕是让枯木逢春的艺术,是一种生命的延续,我要向人们展示‘化腐朽为神奇’的力量。”(郎佐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