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定西·定西日报记者 陈 丽
巍巍青山、碧绿漳河、茂密森林,漳县的良好生态在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,也造就了很多山水美食,比如蕨菜、乌龙头、韭菜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的羊肉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,由此形成了一道绝佳风味——“羊十道”。
漳县“羊十道”,用一只羊的不同部位做一桌宴席,即十道菜、十种花样、十种风味。厨师选用大肥骟羊,将全羊分解开来,以头、腿肉、羊排、血、心、肝等五脏及羊尾为主料,以花椒、生姜、胡椒、山药、茴香等中草药、香料为佐料,精烩细灸,热凉搭配。
“羊十道”的制作技艺是世代相传的手艺,经过煮、煎、蒸、烩、焖、炒,清蒸白血、大烩羊头、香酥羊肉、香酱扣肉、绷子蒸肉、清香羊肘、羊肉夹沙、时菜肝片、凉拌肚丝、蜜炙羊尾等十道佳肴便制作完成。
上菜前,厨师要将十道菜肴按头、内脏、排骨、尾的顺序依次排列于餐具中。
漳人王兴祥曾有诗赞之云:“佳肴盘盘奇,美味道道醇。”
香酥羊肉
蜜炙羊尾
羊肉夹沙
清蒸白血
凉拌肚丝
中华美食,看的是色,闻的是香,吃的是味,听的是故事。每一款名吃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,这就是中华美食的魅力所在。
相传,在元代,一群皇室贵族到巩昌巡视,陇右王府自然全力接待。待到用膳时,陇右王邀请皇室贵族品尝家宴“羊十道”,有着北方游牧民族血统的皇亲们食用后大加赞赏。很快,“羊十道”的美誉传至京城,并成为元朝宫廷大菜之一。从那以后,“羊十道”便蜚声京畿,享誉陇右了。
原来,陇右王府有一位非常擅长烹制羊肉的韩姓厨师。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烹饪经验,结合汪氏家族喜欢吃羊肉的口味,精心研究出了全部采用羊肉制成十道美味的菜谱。
韩式“羊十道”的第一道菜“清蒸白血”最具特色,先将羊血置于盆中沉淀,血清和血红完全分离后,取血清入蒸笼以猛火蒸至凝结,切块装盘并配以佐料即可食用,吃起来口感嫩滑,最是美味。第二道“大烩羊头”和最后一道“蜜炙羊尾”,也是“羊十道”的代表菜。大烩羊头以羊头肉为原料,将羊头煮熟后,撕取各部净肉与青椒木耳一起烩制。蜜炙羊尾是将煮熟的羊尾用蜂蜜煎炙而成,甜美可口,香味浓郁。羊肉夹沙是用后腿五花肉剁碎后制成的夹沙丸子。时菜肝片和凉拌肚丝,用煮熟的羊肝和羊肚分别与时鲜菜蔬、粉丝、海带等拌制,是其中仅有的两道凉菜。
与一些特色美食相比,“羊十道”的烹调工艺不算过于复杂,用料平常,味道却醇香鲜美,堪称一绝。
香酱扣肉
绷子蒸肉
大烩羊头
清香羊肘
随
时菜肝片
着后来汪氏家族衰落,“羊十道”便走进了民间,成为普通百姓欢庆佳节的豪华盛宴。
在数百年漫长的时光中,饮食文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“羊十道”的制作工艺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,逐渐形成了县城韩家厨师和东泉牛家厨师、武进士蒲廷瑞家厨等流派。如今,漳县城关杨家寺韩家厨师的“羊十道”被认为最为正宗。
2009年9月,漳县“羊十道”被列为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珍贵的、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。